查看: 379|回复: 0

[IT业界] 被周小川打入“冷宫”的互联网金融:风口已过,谁来接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84511974859.jpg

  每年的央行答记者问,都是探究全年金融热点话题的绝佳窗口。记者们负责提出热点问题,行长们借答题之机阐明全年的工作重点,引导市场预期,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铺垫,所谓“勿谓言之不预也”。也因为此,监管部门的答记者问颇受市场关注。

  然而,对于已经习惯了站在舆论风口的互联网金融而言,这次却不得不接受被“遗忘”的尴尬——无论是与会媒体还是央行行长,对“互联网金融”五个字都只字未提。

  受批判的热闹固然比不得不受打扰的冷清,但对于一个追逐市场估值的新兴行业而言,没了热度便少了关注,少了关注便少了客户,也少了资本的追逐。

  在此,笔者自然不想酸酸地就着冷清谈冷清,重点想探讨的是冷清的后果有多严重,然后再来说说如何才能重新回到“网红”行列。

  互联网金融距离“冷宫”,只差一个备付金的距离

  从超高理财收益到监管层的雷霆整治,互联网金融近几年暴得大名,几乎妇孺皆知,监管层对其也是“关爱有加”。

  2015年“两会”央行答记者问上,潘功胜副行长表明央行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鼓励创新、适度监管,周小川行长则预告互联网金融政策不久出台。

  2016年“两会”央行答记者问上,大家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更加具体,涉及P2P首付贷、平台跑路、分领域监管等。

  到了2017年“两会”央行答记者问上,监管层和媒体似乎把互联网金融给忘了,十二个回合的问答中,除了一个第三方支付的问题算是与互联网金融相关,另外一个则是从数字金融的角度谈了谈普惠金融,其余没有一句提及互联网金融。

  数字普惠金融是以数字化方式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务。更通俗的讲,就是利用高科技让原本贷不到款的人贷到款,让原来必须支付很高利率才能贷到款的人降低支付利率。互联网金融属于数字金融的一种,但数字普惠金融并不局限于互联网金融。

  相比较而言,数字普惠金融一方面扩大了技术的范畴,不限于互联网技术,另一方面强调通过技术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降低其服务费用,降费这一点,在互联网金融身上表现并不突出。从这个角度看,监管提出“数字普惠金融”概念的背后,关注的实际上还是“普惠”二字。

  不仅是这次央行行长没提,前几日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也没提,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只是从大资管风险防范的角度提了一句。

  监管层不提,记者们也没有主动问起。看来,在监管层和媒体的心里,除了风险防范,“互联网金融”可以去冷宫待着了。而就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距离进入“冷宫”可能只剩下一个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的距离。

  此次央行答记者问,第三方支付的问答便主要集中于备付金存管。备付金一直是第三方支付行业违规违法操作的高发领域,正如周小川行长所讲,“有一部分支付机构的动机和心思并不是想用新的网络科技手段把支付搞好,而是眼睛盯着客户的备付金,觉得那个资金可以拿来赚利差,甚至有的打自己的主意,缺钱的时候从那里挪用一些,这就是动机不纯”。

  早在2017年1月13日,人民银行就发布《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且该账户资金暂不计付利息。

  新规的出台,将从根本上杜绝资金挪用或非法占用的可能性,促使行业中个别企业少动歪脑筋,尽快回归到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的定位上来。

  除了资金安全的角度之外,备付金新规还是监管机构规范行业发展一系列规章制度的重要一环,备付金的集中存管使得银行直连失去了土壤,为网联的上线和清算牌照的放开扫清了障碍。

  同时,备付金的集中存管使得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加透明,为反洗钱和反金融诈骗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所以,第三方支付备付金这个事,随着新规落地,便要告一段落了。之后,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可能要彻底被“遗忘”了吧。

  被遗忘究竟意味着什么?惯常的游戏规则不再适用

  从金融属性看,不被监管关注是很爽的事情。就像2012年之前的信托、2015年之前的互联网金融和2016年之前的保险资本。

  笔者刚毕业那阵子,信托业还是就业市场的小众选择,回过头来看,同学中最早“发财”的就是去信托工作的那波人了。

  互联网金融一度给传统金融机构造成了多大的“危机感”也不用提了,翻看2015年前后的财经头条,《躺着赚钱时代结束 银行员工集中投奔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高薪“挖人”传统银行迎来离职潮》等标题比比皆是。

  险资在股市中的冲锋陷阵也让人印象深刻。而一旦被监管盯上,那便是另一种画面了。个中滋味,南唐后主李煜曾在一首词中做了精彩诠释: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如果不被监管关注还值得开心,那么,当主流媒体也逐步淡化报道这个行业时,就值得从业者深思了。

  不难发现,今年以来,有关互联网金融、网贷甚至金融科技、区块链的行业论坛少了很多,而去年和前年这几个话题有多火,估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

  就今年来看,主流的论坛主题开始聚焦于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显然,大家关注的焦点已经从互联网转移到了更为实质的业务本身。

  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市场的眼中,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变得“成熟”或“平庸”。

  对一个尚未实现行业性盈利的新兴行业而言,这两个标签都是致命的。这意味着风口已过,而风口里的“猪”们却还未长出翅膀,若无人接盘,便只能摔到地上了。

  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那几年,国内互金行业曾经孕育出非常多的“独角兽”(估值10亿美金以上),除了几大巨头外,还有网贷、互联网保险、消费分期等领域的一些创业企业,个别估值一度达到50亿美元以上。目前来看,不少企业的估值早已出现缩水。

  一级市场中少了接盘侠,近期很多互金企业又打起了IPO上市的主意,只是,广大股民对“互金”概念还买不买账呢?估计也难吧。

  泡沫估值的游戏玩不下去,互金行业的玩法也起了大变化。在不具备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前提下,连获客的钱都拿不出来,交易量的高增长自然就无法持续,之后便会走向因交易数据下滑带动的估值的螺旋下滑。负反馈便开始了。

   202025861913.png

  互金机构该拿什么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也许,最应期待的便是可持续盈利能力。但可持续盈利能力可以让企业活下来,却不能拯救行业挣脱 “成熟”或“平庸”的标签,也就不能让行业继续享受新兴行业的“高估值”红利。

  辛苦创业多少年,以为进入到了朝阳行业,最终却变成了一家传统金融机构。在传统金融领域内,大家以“块头大小”来说话。

  但无论多么大的互金巨头,去和传统金融机构比块头,瞬间都会被秒成渣,还谈什么高估值?还谈什么改变世界?这大概是互金行业所不甘心看到的。

  问题在于,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的合流之势进行得越来越快。这几年,互联网金融忙着做生态、做平台,鲜有令人惊艳的产品或创新产生。

  再看传统金融机构,一直在积极地吸收互金的“三板斧”,虽然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吸收速度有点慢,但互金机构若停滞不前,传统金融机构便总有接近或赶超的一天。

  届时,互金机构要拿什么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拿什么来拯救自己的“不平凡”呢?

  在笔者看来,答案仍在于两个字:创新。

  回顾互金行业这几年,起于传统金融缝隙,兴于产品和模式创新,成于资本涌入,衰于野蛮生长。

  接下来,很可能败于资本退潮。至于之后,起决定性的,可能还是产品创新:或进一步毁于创新停滞,或再次起于产品创新。

  看似两条路,实际上没得选。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2750070521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创赚网,值得信赖!
创赚网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创赚网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QQ|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创赚网

GMT+8, 2025-1-8 13:09 , Processed in 0.132290 second(s), 3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